两个月烧了三次,我都想给自己跪下了。真是哔了狗了,怀疑第一次感冒联合几种耐药菌感染,上次支气管炎抗生素又没吃够疗程,丫就潜伏下来了,这次劳累过后,再次烧了起来,扁桃体痛如刀割,左右陆续溃疡,随后又不得不取消了AOGS的行程,其实出发在周日,我当成了周六,今天周六已经基本恢复,票却也退了,残念就残念吧,想想咳咳咳还要做报告,不折腾也挺好,免得再复发。过程记录如下:
date | record |
---|---|
5.28 | 午休后,下午再办逐渐感觉劳累,晚上回宿舍后开始低烧,全身酸痛 |
5.29 | 0点体温37.7,8点37.4,随后去校医,拿了5天量头孢,回宿舍,低烧,全身酸痛 |
5.30 | 凌晨3点,37.2,早晨7:46,37.4;晚上19:15 37.5, 依然低烧 |
5.31 | 早晨起感觉略有退烧,下午到办公室,还是觉得冷,不舒适,看到老板不去,并且推了报告给我,决定取消夏威夷行程 |
6.1 | 退烧,咳嗽加重,去校医复查,又拿了五天抗生素,还有止咳药孟鲁斯特钠,这货感觉奇效。 |
6.2 | 基本恢复,但是夏威夷残念了。 |
坚持一个周抗生素,然后慢慢调节肠道菌落吧,诶。后面悠着点,不能太累。
May the luck be with me.
再次复发!症状要轻很多,感觉可能是某些没想到的病症,后来查到跳蚤可以传播立克次体为病原体的疾病,比如战壕热,Q热什么的,这种反复发作有点类似战壕热,只不过症状基本为上感,发热也轻很多。希望这是最后一次了。
date | record |
---|---|
6.18 | 端午,本科同学聚会,有劳累不适感 |
6.19 | 出现肠胃症状,略有腹痛不适,前往省局开会,期间开始流涕。 |
6.20 | 流涕,偶尔有黄绿色脓涕,但基本以透明粘稠状为主。 |
6.21 | 开始有轻微咳嗽,没有发热症状,但是会某些时候畏寒,疲乏 |
6.22 | 助教,有畏寒,疲乏,手脚发热感,咳嗽略有加重 |
6.23 | 团队活动,手脚发热显著,依然咳嗽 |
6.24 | 咳嗽好转,开始大量咳痰,没有畏寒和手脚发热感 |
6.25 | 轻微咳嗽,没有发热畏寒,好转。 |
Updated 2018-06-02
开始测试Aqua-Planet试验,直接按照aqua的设置run没有任何问题,但是发现SST没有annual cycle,询问师姐:
你是用的cesm的default的 aqua compset吗 如果是的话,那么好像是不需要额外读入sst文件的,而是直接在code里指定需要哪种sst profile就可以,具体是通过修改ocn_comp.F90 中 sst_option,这里不同的sst_option代表不同的profile;关于topo,好像你是需要在user_nl_cam里指定一个新的topo文件的(把高度啥的设为0)
这么说还需要自己写一个topo为0的文件。
修改轨道参数,固定黄赤交角为0度:
rb_mode='fixed_parameters'
orb_obliq=0.0
orb_eccen=0.0167239
orb_mvelp=102.035
Updated 2018-05-14
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,觉得一天天,一周周,一月月过得越来越快,小学的时候,一周五天,一学期四个月多么漫长啊,而如今,不知不觉间几个月就没了。
老了。熬夜撑不住了,早晨也时常六点多就醒。25岁真的是人生的顶峰,随后就是下坡路。20-30岁,这短暂的十年真的是人生最美好的十年。
朱老板听了位列福布斯30-30一哥们的报告,激动得语无伦次,对其口才风度能力气质佩服的五体投地。默默查了下30-30,指的是福布斯评选出的30位30岁以下的精英青年。一眼望去,创业者居多,翻了翻后面,体育健儿,知名艺人也位列其上。猛然意识到,他们与我,是同龄人。
同龄人!时至2018,第一批90后只剩下两年就30岁了。连第一批00后今年都要大学入学了!盯着那一串名单,愈发感到恐惧和沮丧。且不说零星可见的00后艺人,对艺人和运动员这两个群体来说,如果在20-30岁阶段不能够成为业界明珠,那么这一辈子,也极少可能再向上走了吧。 曾经觉得年轻,觉得未来充满了选择,充满了机遇,充满了可能性,而事实却远非如此。我们可以设想,即便人感受时间的流逝是线性的,即便机遇和可能性随着年龄增长也是线性减少的,这种希望也应该线性地减少才对。 可吊诡的呢,是人感受到的时间流逝,随着年龄增长是越来越快的;而很多机遇和选择,随着时间流逝甚至可能是指数递减的,比如对艺人来说,18岁和27岁可能遇到的机会,决然是不同的。 但是希望这种事情,却可以被称为执念,随着时间流逝,并不会以某种圆润的曲线下降。直到有一天,现实狠狠地甩了一巴掌,按王小波的话,就像挨了锤的牛一样。这个时候才会发现,自己只有希望的泡泡,却没有希望的内容。这也是为什么在各种语言的描述中,希望总是破灭的,而不是消失,减弱之类的修饰。
我该庆幸自己意识到这一点了么?回望过去六年,我在做什么,获得了什么,争取到了什么?
时间那么公平,所有人,无论是谁,过了一年就是长了一岁。中午看到李迅雷文章,年轻人越来越少的中国。是噢,我还把自己当年轻人。我的同龄人,都是85-95这批回声婴儿潮里的孩子,如今,真的是在二十几岁最好的年华,如今都在各自工作岗位上,奉献自己的青春汗水。这批人里,早有能够凭一张打码自拍一夜赚数百万收入,也有无数屌丝无产者,甚至,将来可能还有一批负资产人士。五年之后,我们30多岁了,十年之后,更是集体奔四。五年十年,过起来只会越来越快,年轻人,真的越来越少。
下午见闻小编发来运单截图,中奖书籍发货了。看着手写运单清秀的字迹,《你的名字》剧照做头像,突然很感慨,我们这批人里,多少还把自己当作孩子,然而历史的行程从不曾暂停,工作岗位上的我们,已经是中流砥柱。如此形势,是危,也是机。
Updated 2018-05-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