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ZN's Blog CodePlayer

只要买入这种魔法资产,就能缓冲标普500一半的跌幅?

2025-03-12
LZN

一 分离聚合皆前定

1984年,一位风华正茂的美国男子,从北京首都机场出海关,过检的行李中,放置了他即将送给中国朋友的特殊礼物。

“在我此前的人生中,我看过唯一的中国景象是挥舞着‘红宝书’的人群,因此,有机会到这个当时依然几乎国门紧闭的国家看看,是很有吸引力的。”

这位35岁的美国男子,第一次踏上“这个当时依然几乎国门紧闭的”东方神秘国度,兴奋不已。

1984年,依然是满街凤凰牌自行车,以及车上车下的人们,穿着成一片灰绿色的海洋。

这一年,距离新中国,向外国游客敞开国门,仅仅过去五六年时间而已。

繁复冗长的签证申请过程,落后混乱的旅行安排,极其有限的英语服务,重重阻碍之下,当年赴华旅行的外国游客,屈指可数。

这位美国男子,却是由一位中国朋友,特别邀请来华访问。

九年后,他的这位中国朋友——荣毅仁先生,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副主席。

荣毅仁先生的故事,如果展开来讲,绝对是贯穿整个20世纪,与中国近代史深深交融的鸿篇巨作。

今天,让我们先就此打住,仅仅把荣先生,当作那位神秘美国男子的“中国朋友”。

“北京到处都有很棒的、极为好客的人,他们教给了我们一项传统——在喊‘干杯’的同时一口喝下杯中的茅台酒,并盛情地款待了我们。”

回到这位神秘的美国男子,他的名字是瑞·达利欧(Ray Dalio),也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,不妨亲切点,称他叫瑞哥吧。

瑞哥和他儿子在天安门前合影

瑞哥当年向中国朋友赠送的特殊礼物,是一部价值10美元的,德州仪器生产的电子计算器。

瑞哥的中国朋友们,对该设备倍感惊奇,称其为“奇迹设备”。

一年前的1983年,生产这部“奇迹设备”的公司,有一位华人副总经理辞职离去,他的名字,叫张忠谋。

这位后来缔造台积电的华人不会想到,自己曾主理的业务中的一件产品,此刻正在自己的故国,见证着她又一次拉起尘封已久的帷幕,将资本市场放到聚光灯下。

此时距离深圳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诞生,还有6年之久。

后来,一个名为“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”的小组,在北京的一个宾馆房间里运作起来。

瑞哥绕过宾馆楼梯下巨大的垃圾箱,登上楼梯,进入这个房间,深深为这些年轻人的热情感染。

瑞哥在《原则》一书中写道:

“我真的很敬重这些年轻人敢在这种时候冒这些风险,所以我向他们捐了一笔小钱,助他们一臂之力。”

这场东方之旅,在瑞哥的心中埋下一颗种子——他“确信中国注定会在21世纪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”。

截至2025年,中国依然在向这一目标迈进;而全球的华人,却已经毋庸置疑,正主导着21世纪科技革命的进展。

中国证券市场的设计者:王波明(左)和高西庆(右)

二 富贵的,金银散尽

我们再回到瑞哥身上。

两年前的1982年,对瑞哥来说,却是个极端糟糕的年份。

这一年,瑞哥的公司——桥水(BridgeWater),遭遇了一场近乎毁灭的危机。

“我认为,美联储的努力失效,经济走向崩溃的概率是75%。”

瑞哥大举对美国经济崩溃进行单方向的押注,然而:

“美国经济对美联储的努力做出了回应,以一种无通胀的方式复兴。换言之,在通胀率下降的同时经济增长加速。”

“股市开始了一轮大牛市。在接下来的18年里,美国经济经历了一段史上最繁荣的无通胀增长时期。”

“尽管我对的时候比错的时候多得多,但我还是一下子回到了原点。”

看到了吧,投资有多难?就算99%的判断是正确的,只有1%的判断错误,也可能破产。

重仓押注在错误的方向上,一意孤行,不设止损,还加杠杆,那么全世界都是你的敌人。

桥水近乎破产。整个公司,只剩下唯一的职员,瑞哥他自己。

1980年代早期,瑞哥在他办公室的照片

此间的故事,瑞哥《原则》一书,均有详细的记载。

“我在这段时期的经历,就好像不断被球棒打到自己的头。犯下如此大的错误,尤其是在众目睽睽之下,是极具羞辱性的,也让我几乎失去了我在桥水创造的一切。”

“失去我如此关心的人,我为自己而工作的梦想差一点就要毁掉,这对我来说都是毁灭性的。为了实现收支平衡,我甚至不得不向我父亲借了4 000美元,直到我卖掉了第二辆车。”

一败涂地的瑞哥,却没有因此一蹶不振。

在1982年,从CEO到前台,仅剩瑞哥一人的桥水基金,时至2025年的今天,不仅依然存在,而且早就已经是全球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对冲基金。

Grok告诉我,2025年,桥水基金的资产规模大约为1250亿美元(未必准确),过去28年的平均年回报率约为11.5%。

瑞哥说,他找到了“‘投资的圣杯’,这也正是桥水(曾经)成功背后的秘密”。

2022年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

三 正是乘除加减,上有苍穹

让我们看看,瑞哥所说的投资圣杯,到底为何物。

请允许我,大段引用《原则》一书中的内容。

“从早期的失败经历中,我懂得了不管我在进行押注时多么有信心,我依然可能是错的,而要降低风险又不降低收益,合理的多样化是关键。如果我能打造一个充满高质量回报流,并适度多样化(意思是相互补充、相互平衡)的资产组合,我就能向客户提供一个总的资产组合收益,这比他们能从其他来源得到的收益要稳定得多、可靠得多。”

“这张图表显示了假如我渐进地增加具有不同相关性的投资,一个资产组合的波动性将如何减弱,其质量(以相对于风险的收益规模来衡量)将如何提升。”

投资的圣杯,摘于《原则》一书

“这个简单的图表带给我的震撼,可能就像爱因斯坦在发现E=mc2时的感觉一样:我发现如果我拥有15—20个良好的、互不相关的回报流,我就能大大降低我的风险,同时又不减少我的预期收益。这简单明了,但如果这个在纸面上行得通的理论在实践中的效果也很好的话,那将是一个重大突破。我称之为“投资的圣杯”,因为它指出了赚大钱的方法。”

“这一做法的成功教会了我一个原则,后来我把它应用到生活的所有方面:想要拥有很多优势,而又不暴露于不可接受的劣势之下,最稳妥的方式是做出一系列良好的、互不相关的押注,彼此平衡,相互补充。”

看了这张图,你明白投资的圣杯是什么了么?

不明白也没关系,书童翻译成人话:

股票赔了,但是工资没断,就是赢了。

如果双赢:那就是股票赔了,工资没断,房租收着。

甚至三赢:股票赔了,工资没断,房租收着,厂里盈利。

还想赢?得了吧。桥水人家15-20赢。且问谁不想,同时赢个15-20次?

还真有机会,3月初,道富与桥水合作,发行了SPDR桥水全天候ETF(代号:ALLW) 。

这意味着以往桥水只对机构投资者开放的策略,现在我们小散,也可以通过ETF参与其中。

如果桥水的员工看到,希望您能联系下书童,给点广告费,能增加一条回报流,书童当然不介意啦。

四 从今分两地,各自保平安

咱先不想赢那么多次,现在让我们回到正题,加上什么回报流,相比满仓标普500,不跌那么惨?

让我们为动辄风雨飘摇,跌到熔断的标普500指数基金,加入一个魔法标的,看看效果如何!

这个魔法资产,就是(中)长期美债。至于为什么,大家点点手指查查问问,我就不再展开叙述了。

我找了这张图为例子,标普500指数和ICE美国银行7-10年期美国国债指数年总回报率的相关系数。

1.0代表完全正相关,亦即全部的时候,都是你涨我也涨;-1.0代表完全负相关,亦即全部的时候,都是你涨我跌;0代表完全不相关,就是彼此独立,涨跌互不影响。

可以看到,标普500和美国长债之间,并不存在始终独立、互不相关的情景,而是存在不同时间尺度、不同范式的稳态和稳态间的转移。

用人话说,就是一段时间里,标普500和长期美债,有一定程度的正相关;然后突然间,变成一定程度的负相关,再持续一阵子,可能又突然切换到另一个状态。

看起来,金融市场和正在变暖的气候系统一样,是一个复杂的、非线性的混沌系统,受太多因素影响,在各种平衡态之间轮番切换。

你咋知道气候系统,正在变暖,而且还是非线性的混沌系统?

您别说,这还真是我的老本行。

好,下面我们来看看,美股加长债,是不是投资的圣杯,考虑初始投入10000美元,分别放入如下两种策略:

* A. 全部配置标普500指数基金(SPY)
* B. 一半标普500指数基金(SPY),另一半7-10年期美债指数基金(IEF),又称50-50策略

由于我们选取的7-10年期美债指数基金IEF,最早只能回溯到2002年7月30日,因此我们回测的起点,同样从2002年7月30日开始。

由于基金本身的价格波动,或累积下来现金分红(股息或债息),会改变持仓比例。因此,我们每年,自动按上述两种策略,进行再平衡或再投资,以确保固定的持仓比例。

让我祭出下面这张图。

这啥图呀,太丑了吧,看不懂!

没事,丑图自有丑人解。

先看第一行图,底下那条黑色横线,一望无垠,从头到尾,代表我们投入的总资金,就是初始的那1万美元。

灰色那条,稍微高一点点的线,代表这一万美元,若投资于无风险资产(以美国财政部13星期期限国库券利息为参考)的收益情况。

23年的时间,最终涨到了近1.4万美元,比投入的本金,多了4千美元。

注意,这就是我们的——机会成本。用人话说,就是如果投资于有波动(风险)的资产,在这23年的时间里,无法提供高于4千美元的收益,那么去承担这个风险,就是极端不明智的做法。因为,闭眼买国库券,就能给你这个收益。

最顶上,蓝色的线,就代表我们2002年7月30日,买入SPY后,直到今天的收益曲线情况。累积的现金分红(扣除30%股息税),每年年初,再投资于SPY。

哇!最后变成了8.3万美元还多诶!生生多出来7倍多!

第二行的图,花花绿绿。没关系,只给大家,解释其中两个。

AUM TWR,+731.07% +9.80%。啥意思,时间加权回报率,简单理解,初始投入的10000美元,最后增长了7.3倍,年化回报率为9.8%。

你知道的,标普500长期的年化回报率就是10%左右。

也就是说,我们坚持了20多年,这10000美元的投资,在1年时间里,平均能给我们赚回来980美元。

黄色的Baseline,是不考虑分红,SPY价格本身的变化情况。

第三行图,代表策略的回撤情况,亦即从前期的最高点,向下的跌幅。

黄色的Baseline,是不考虑分红,SPY价格本身的跌幅。

蓝色则是我们考虑分红再投资的回撤情况,该数值为0时,代表这时没有本金亏损。

2002年7月开始的投资,实际已经处于2000年科网泡沫破灭的后期,到2003年科网泡沫最低点,只需要忍受约18%的回撤。

然而,标普500刚刚在2007年恢复元气后,紧接着就是2008年的次贷危机。

最大回撤-55%,腰斩,随后用了整整五年,才回到当初的高点。

让我们来看一下,如果采用股债50-50策略,会如何。

第一行图,蓝线下面,变成了两个色块,红色块代表SPY的仓位,蓝色块代表IEF仓位。

其实最下面,还有个不起眼的绿色色块,代表由于分红所积累的现金。

可以看到,每年年初,都会进行一次再平衡调整,确保SPY和IEF的持仓比例1:1,累积的现金也随之进行再投资。

到了回测终点,2025年3月16日,由于前几周的美股下跌,SPY占比已只有48.3%,另外还积累了0.4%从年初至今的现金分红。

第二行图,可以看到年化时间加权收益率,相比于满仓标普500(9.80%),50-50策略下降到了6.66%,大概损失了3%。不太满意。

但是与SPY的价格变动曲线对比,50-50的策略,在2008年表现出巨大的抗风险能力,蓝线保持在黄线上方,直到2017年,才被美股强劲的上涨反超。

对比第三行图,最大回撤,2008年次贷危机期间,该策略仅仅录得-23.89%的最大回撤。相比于满仓标普500腰斩还多的回撤水平,真的是太舒心了!

更妙的是,满仓标普500,要五年多时光的回撤修复,才能重回2007年高点。而50-50策略,只用两年多而已!

同样,2016年初、2018年末、2020年全球疫情美股熔断期间,50-50策略均有出色的抗跌韧性!

唯独2022年,美联储快速加息,抑制通胀期间,SPY和IEF同憔悴,-20.57%的跌幅,相比于满仓标普500,好不到哪里去。

最后一行图,展示了SPY的价格年收益情况(浅绿/浅红色柱),和50-50的年收益情况(蓝色/深红色柱)。

可以看到,美股狂飙的年份,如刚刚过去的2023/24年,50-50的收益情况往往远不及美股涨幅。

美股涨幅在0-10%左右的时候,50-50策略有时会更有优势一些。

而美股下跌的年份,50-50的收益,尽管依然为负,但几乎总是比单纯买入SPY要好很多。

五 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

最后,让我们换一种方式,再考察下,满仓标普500,和50-50这两个策略。

假设我们在历史上(2002年7月30日至今)的任何一天,突然满仓标普500,持货三年整。

那么全部可能的收益曲线(ROI),以及全部可能的,最后一天的收益情况,会是怎样的呢?

这张图,横轴是时间,纵轴是投资收益,不赔不赚的话,1.0.

每一条灰色曲线,代表在历史数据涵盖范围内,从任意一天开始,满仓标普500,持续三年的收益曲线。

我们统一了每条收益曲线的起点,因此全部的可能性,都发散在这张图上了。

蓝色线是所有灰色曲线的平均,毫无意外,年化9.98%,这是标普500长期平均的年化收益。

右侧直方图,代表3年后,即第1095天时,全部可能的收益分布情况。

最好的情况(绿色线),翻倍!

然而,最差的情况,一年过去,投入本金只剩下59%。三年之中,甚至一段时间腰斩。

50%的可能性,还算不错,回报集中于+28%到+48%之间。

高达87%的概率,满仓标普500持货三年,并不会损失投入的总本金。

我们再来看,50-50的情况。

最好的情况,+59%。最差的情况,9折而已嘛。

即便三年之中,最大的回撤幅度,也不过8折而已。

相比于满仓标普500,直接腰斩,真是太有益于心脑血管健康了。

尽管年化回报,下降到了6.43%。但是,胜在一个稳字!

50%的可能性,最终收益落在+12%到+30%之间。

最令人欣喜的是,50-50持货3年,高达97.6%的可能性,根本不会损失本金!

回首看瑞哥1982年的经历,你有什么感想?

本金无亏损,赌性才坚强!

除了50-50之外,1970年代起,最流行的策略莫过于60-40。图在下面,不解释啦。

(完)


Similar Posts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