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ZN's Blog CodePlayer

关于烟台、威海“雪窝”成因的简要分析

2011-01-26
LZN

1.引言

烟台、威海是多雪的地方,纷纷扬扬的大雪向来最受萝莉正太们的欢迎,堆雪人打雪仗神马的向来也都是冬日里必不可少的活动。不过自从2005年年末连续半个月的大雪造成一系列麻烦后过后,[1][2][3][4][5](不要吐槽为什么这些都是CCAV的……)烟威地区也因此被扣上了“雪窝”的帽子。[6]
 在冬半年的11月到次年1月期间,山东半岛北部的蓬莱、烟台、威海到成山头一带沿海地区,当有冷空气入侵,并伴有大于等于5级北—西西北风时, 常常会出现乌云密布、雪花纷飞, 变化无常的天气。一次降雪过程长可持续数日, 短则只有数分钟。[7]常常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雪,伴着太阳飘雪花的美妙景象,令人称奇。
 烟台、威海降雪较多,是有其特殊原因的。除去系统性降雪(低压降雪、锋面降雪)之外,本地区存在一种名为“冷流降雪”或者“积云性降雪”的现象。 [8]这种特殊的降雪现象,是造成烟威地区降雪普遍多余周边地区的主要原因。[9]本文将以层积云降雪形成过程为线索,探讨烟威地区“雪窝”成因。

2.降雪统计及特征资料

烟台莱山机场气象统计资料(1992-2006)显示:冬季冷流降雪占总降雪次数的78%,冷流降雪年平均日数在30天以上。[10]这种冷流降雪是我国黄、渤海沿海地区冬季特有的一种天气现象,[11]尤以山东半岛地区威海全市以及烟台北部的县市,即在山东半岛低山丘陵的北部沿海地区(位于渤海南部)为甚,而丘陵以南地区降雪量迅速减少。半岛比全省其他地区平均降水量多20%~30%.半岛东北部平均降水日数16~18d,内陆只有10d左右.从半岛东北部、半岛南部和山东内陆3个代表站冬季各月降水分布(见图1)来看,威海冬季降水总量比处于半岛南部的青岛多31%,是济南的2倍;降水日数分别是青岛和济南的2倍,最多降水日数12月威海是济南的2倍;威海从未出现零降水,而青岛和济南都有过零降水.这些数据都显示出半岛东北部降水具有明显的局地性。[12]
 关于冷流降雪的云体特征,有详细的描述资料:云块结构蓬松庞大,在天边呈云条状,移到上空时云团遮顶, 云块视宽度角大于五度, 云块间隙明显、常呈孤立状态, 云顶有时可见园弧形, 积云特征明显。云速有时很快。暗灰色。呈孤立云块时,中间灰暗, 边缘有时呈白色, 在阳光照耀下,边缘常出现鲜艳的金黄色。被风吹散时, 成为白色的碎积云。其降水性,时大时小,时降时停,有时很小的云块也会飘下几片另星雪花, 瞬时即逝。实测云底高度一般在600~800米之间。[9]



图1 冬季威海、青岛和济南降水量(mm)统计(1965—2006年)

3.冷流降雪形成过程

3.1冷平流南下

山东半岛北部冷流降雪的产生与强冷空气活动有着直接的联系,空中强冷平流是产生降雪的主要原因。[10][12]发生冷流降雪的时候,山东半岛往往处在西北气流控制之下。影响烟台的冷锋往往有三条常见路径(见图2):西北路径为冷空气从贝加尔湖以西经蒙古、华北进入渤海,冷空气在深厚的西北气流引导下南压, 地面冷锋多表现为NE—SW走向;偏北路径为冷空气主力从贝加尔湖东部南下,在蒙古东部形成横槽,500百帕图上,往往建立了典型的准静止的东北冷涡系统,伴随横槽南下和强冷平流的影响。地面受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地形切变影响,不断有冷空气下甩,造成长时间的大量降雪。
 由此可见,一定强度的西北路冷空气南下是形成冷流降雪的首要条件。[11]


 

图2 影响烟台地区的三条冷锋活动路径

3.2海-气相互作用

当冷空气自西北路南下时,将经过渤海海面,而此中发生的变化则是冷流降雪产生的第二条件。
 冬半年,对马暖流西分支把外海暖水输送到黄、渤海,表层水温表现为由南黄海伸向渤海的一个高温水舌。 [8]渤海中部处于暖舌的顶端。(见图3)由于渤海海水表面温度比空气的温度高,当第一个条件满足时,暖海面将大量的热量和水汽输送到干冷空气层,较大的海气温差使其温度层结变得不稳定,因而形成降雪。从降雪机制来看,和冷空气的强度一样,暖水面的温度同样也对冷流降雪产生影响。冷流降雪的降雪机制和美国的大湖效应雪暴类似。(见图4)根据美国的相关研究结果,湖泊气温差是湖泊效应降雪最重要的条件。 [11]但由于水域面积和温差的区别,山东半岛冷流降雪的成因与美国大湖效应造成的降雪还是有所区别。



图3 冬季黄渤海表层水温分布 

当偏北气流将大陆的干冷空气带到暖湿的海面上空,海—气温差大,蒸发量大,暖海面向干冷空气中输送大量水汽。对低层接近饱和上层湿度比较小的一部分空气分析:由于水面蒸发给子薄雾层以更多的水汽水,入夜后进一步的辐射冷却,使雾层中上部凝结的雾滴含量大于下部,要是海一气温差增大到4℃时, 在上述同样蒸发和辐射的条件下,便会出现层云而不是雾晓。 冬季干冷空气过境后,本海区的水温气温差值远远超过4℃,蒸发以及辐射冷却的条件更为有利,这可能是本区冬季在有利于成雾的条件下,一般不形成雾,而形成冷流低云的主要原因。[8]
冷空气过境,由于下沉增温形成阻挡层(逆温层或等温层),它对于大气低层不稳定能量的储存和积累,有重要的作用。阻挡层阻碍了湿空气向上穿透。通过暖海面的蒸发和湍流作用,使阻挡层下的气层变得更暖更湿,同时使对流层中垂直温度梯度加大,对流不稳定继续增大,积累更多的潜在不稳定能量。蒸发和湍流作用一旦使阻挡层破坏,强烈的对流就会爆发,形成冷流低云降雪。[8]

 

图4 美国冬季五大湖“大湖效应”造成雪暴示意图 

3.3地形抬升及下垫面摩擦

当第一第二条件均得到满足,被海面加湿加热的冷平流伴随朵朵萌萌的层积云到达岸边的时候,即遇到莱山丘陵的抬升作用与下垫面的摩擦作用。
 在东西方向上低山丘陵覆盖半岛大部分地区,11座低山海拔高度均在500 m 以上,其中最高峰为昆嵛山,海拔高度为922.8 m。[12]丘陵地带成为降雪分布的分水岭,强降雪区烟台和威海均位于低山丘陵的北部,而丘陵以南地区降雪明显减小。地形的强迫抬升作用, 使暖而湿的气层, 很快抬升到凝结高度, 形成冷流低云, 在气流与丘陵正交的迎风坡, 产生降雪。[8]
 山东半岛北部在吹较大的西北风时,除有气流爬坡的抬升作用外,还有摩擦辐合作用。对近于垂直于海岸线的风,一般会有风速和风向辐合,对平行于海岸线的风也有摩擦辐合作用。[7]这种摩擦辐合会使风速进一步降低,从而使得低云更容易聚集,从而增强降雪。

4.结论

从冷流降雪的形成过程分析可知,烟威地区冬季降雪普遍多余周边地区的原因如下:在一定强度的西北冷平流南下经过渤海海面时,由于海面温度较高,暖海面将大量的热量和水汽输送到干冷空气层,继而形成逆温层或等温层,增大了大气低层的不稳定性。这种被加热加湿的冷平流到达陆地时,受到横亘胶东半岛的莱山山脉的抬升作用以及下垫面的摩擦作用,在半岛北岸聚集凝结,继而形成局地性极强的冷流降雪。因此,山东半岛北岸烟威地区被称为是“雪窝”。

 

参考文献


[1]    CCTV:  《威海、烟台再次迎来降雪天气》     http://www.cctv.com/program/dysj/20051214/101689.shtml   2005.12.12
[2]    CCTV: 《山东威海、烟台遭遇历史最大暴雪》 http://www.cctv.com/news/xwlb/20051217/100590.shtml 2005.12.17
[3]    CCTV: 《[新闻社区]暴风雪再度袭击威海烟台》http://www.cctv.com/news/local/20051219/100337.shtml  2005.12.19
[4]    CCTV: 《烟台威海再次遭遇暴雪天气》  http://www.cctv.com/news/china/20051221/102457.shtml   2005.12.21
[5]    CCTV:《[新闻社区]威海烟台:雪后》 http://www.cctv.com/news/local/20051223/100310.shtml   2005.12.23
[6]   《烟台“雪窝”之名是怎么炼成的?》   http://blog.shm.com.cn/?action-viewthread-tid-244061  野地里的驴子 2010.3.05
[7]   《山东北部沿海的冷流降雪》 熊新明 (山东烟台地区气象局)
[8]   《冬季冷流低云降雪成因的探讨》 李洪业 (37002部队气象台)
[9]   《层积云降雪》   徐中华 张修平 (烟台市气象局)
[10] 《烟台相场冬季冷流降雪成因浅析及预报方法》 赵锦瑜 (烟台机场气象台)
[11] 《山东半岛一次持续性强冷流降雪过程的成因分析》 杨成芳1-2  李泽椿3  李 静2 车军辉2 (1.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,江苏南京 210044;2.山东省气象台,山东济南 250031;3.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,北京100081)  《高原气象·第27卷·第2期 2008.4
[12]《海洋影响下的山东半岛冷流降雪》  于 群1,2, 周发1, 王 启1(1.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,山东青岛 266100;2.山东省气象局气象信息中心,济南 250031) 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·第3期》 2009.5
[13]《百度百科·海岸锋》(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)http://baike.baidu.com/view/3830131.html?wtp=tt 

[14]《山东半岛一次强冷流降雪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》林曲凤1,吴增茂2,梁玉海1,朱先德2,苏 博2(1.山东省烟台市气象局,山东烟台264001;2 中国海洋大学,山东青岛266003) 《中国海洋大学学报·第36卷·第6期》 2006.11


Similar Posts

Comments